么办?”
“这几天大家都忙着呢,哪有功夫串门。”黄氏说道,“最多你四爷爷过来坐坐,或者沈杨过来找三郎,他们都是自家亲戚,吃一点也没什么。”
可是沈月和沈杏还是不放心,姐妹二人又挑了一些觉得贵重的东西,锁进柜子里。
沈淮趁机拿了两个柰果,切成小块。
“奶奶,娘,大姐二姐,你们尝尝看。”
这个时代的柰果,口感偏粉,甜度也不高,胜在绿色纯天然,没有农药。
吃起来并不比现代的差。
“好好吃。”沈月很喜欢这个味道,“三郎,在切一个呗,没吃够。”
沈杏没说话,嘎嘎两下就干掉半个。
林氏和黄氏也喜欢,但比较克制,“三郎再切两个吧,让你爹和你爷爷也尝尝。”
柰果个头不大,一个切成四片,根本不够塞牙缝。
沈淮切了两个,很快又被吃没了。
对于柰果的味道,大家一致好评,得知柰果可以存放很久,还高兴了好久。
沈月和沈杏尤其喜欢,吃完还意犹未尽的舔着嘴角,眼巴巴的看着,还是黄氏提醒她们,要留肚子吃晚饭才停下。
自从杀了年猪,沈家一日三餐都很丰盛。
猪骨和下水,大家都是敞开了吃,不再像以前那样抠抠搜搜,到集日了才能吃几片尝尝味。
其余的做成腊肉,挂在灶台上熏着。
年三十这天,男人杀鸡宰鸭,女人蒸扣肉煎鲤鱼。
午时一过,家家户户贴上春联。
还不到卯时(五点),爆竹声声响起。
沈家的爆竹是沈淮点的,沈月和沈杏躲在角落里,想看又害怕的捂着耳朵。
年夜饭很丰盛,有鸡有鸭有鱼有扣肉,平时很少吃到的东西,今天都聚齐在桌上。
饭后,一家人围着火盆唠嗑。
沈淮想出去找沈杨和铁柱玩炮仗,谁知天公不作美,刚要出门,天空就淅沥沥的下着小雨。
渐渐地,雨势越来越大。
沈淮:“……”
除夕夜下雨,几个意思?
接着,身后响起沈继业的声音,“三郎,下雨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