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夹肉,“大姑,爷爷,爹,你们也吃。”
“弟弟,爹,三郎在家也是这般贴心么?”沈春兰心情熨帖的问了一句。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很多东西教过一遍就知道怎么做。”
提及沈淮这个孙子,沈七刀觉得很长脸,“上次你弟不是教他识字么,你猜怎么着,这孩子学了几天,就把他爹教的给背下来了。”
“真的假的?”沈春兰一脸欣喜,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沈淮,“三郎,要不你背一段给大姑听听?要是背得好,大姑有奖励,怎么样,背不背?”
沈淮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他眨眨眼,故作迟疑,“可是我爹才教了一点点。”
这段时间太忙,进度很慢。
只教了二十行。
“没事,你爹教了多少,你就背多少。”说着,还推了推旁边的致远,“你表哥来年准备学四书,对《三字经》的内容很熟,不用担心我们大人听不懂。”
沈淮听言,视线不禁落在林致远身上。
这位表哥,比他大四岁,刚入学三年便准备学四书了,说明是个学霸。
“表弟,都是自家人,你别不好意思,背就完了。”林致远又给沈淮夹肉,“来,吃块肉壮壮胆。”
沈继业笑着催促,“三郎快点,也好让我们眼馋眼馋你的奖励。”
沈淮没在磨叽,从‘人之初’开始背,直到‘曰赤道,当中权’才停下。
整个过程,字句清晰,没有卡顿。
“大姑,我背完了。”
“好!好!好!”沈春兰再次将沈淮抱在怀里,语气激动,“爹,弟弟,三郎绝对是块读书的料,你们可要好好培养啊。”
她不懂侄子背的是对不对,但也知道侄子背的很顺畅。
瞧瞧旁边的儿子,都惊呆了。
可见侄子是有读书天赋的。
娘家人丁单薄,到了弟弟这一代,就这么一根独苗苗,可要好好培养才行。
沈七刀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你也看到了,三郎是有些天赋在的,家里打算来年送他去镇上读书,将来能有点出息。”
“来年三郎五岁,五岁启蒙刚刚好,我家致远也是五岁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