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两处码头呢。
这水运一通,可不得需要很多船只么,所以桐油的价格就上来了。”
原来如此。
沈七刀点点头,“我们家的货都在这里了,还请李管事安排人称一称。”
“我这就安排。”
李管事立马喊来几个大汉,搬货称斤。
最后扣除袋子的重量,一共三千五百斤,数目跟沈家称的差不多。
确定好斤数,伙计去账房走流程。
等待期间,沈继业带沈淮跟李管事打招呼。
“沈家沈淮见过管事伯伯,管事伯伯安好。”沈淮有模有样的行了个晚辈礼。
“哎哟,真乖。”李管事笑呵呵的问,“你今年多大了呀。”
沈淮伸出四根手指,“四岁啦,上上个月刚过生辰。”
“四岁就敢来县城玩,胆子挺大的嘛。”李管事说着,从身后的柜子拿出一小包果脯,“这是锦记的小吃食,味道还不错,你尝尝。
“谢谢管事伯伯。”
拿到吃食,沈淮第一时间分给沈七刀和沈继业。
李管事见状,夸道,“沈兄弟,你这儿子看着机敏又孝顺,长大了可不得了啊。”
“李管事谬赞了,小娃家家的,哪里就看出这些。”沈继业嘴上谦虚,但脸上的笑容怎么都压不住。
作为父母,没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儿子。
“山里娃娃,第一次进城,看什么都新鲜。”沈七刀同样嘴上谦虚,心里却是满意的不行。
他家三郎,不怕生,礼貌又出落大方。
单凭这点,就很涨脸。
同时也觉得孙子以后会有出息。
“李管事,银钱来了。”
伙计将银钱放到桌面上。
李管事,“你们数数。”
“不用数了,大家都是老熟人,相信你们也不会坑我们。”沈七刀拿了钱袋就起身,“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赶去客栈,就不多留了。”
李管事连忙拦人,“我知道沈老哥信任我们,但一码归一码,老哥还是数数的好。”
在李管事的坚持下,沈继业当面点清银钱才离开作坊。
“管事,沈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