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嘴角带笑,低声说道:“主公此举确实不同凡响。但文化之事,贵在长久,需主公持之以恒。”
姜耀拍了拍胸口,“放心吧,这才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咱一步步来,把荆州搞得风生水起,让孙策那些家伙再不敢小看我们!”
夜幕降临,襄阳城灯火辉煌,百姓们满怀期待地谈论着这次盛会。姜耀站在城楼上,望着热闹的街市,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荆州的文化浪潮已经掀起,而他的下一步,将是让整个天下都为之侧目。
姜耀坐在襄阳城主府的大堂里,正享用刚端上来的桂花糕。他吃得满嘴生香,手指却时不时地敲打桌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戏志才站在一旁,羽扇轻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志才啊,你说咱们最近搞的这些文化活动,是不是太温和了点?”姜耀吞下最后一口桂花糕,拿起茶杯漱了漱口,歪着头问道,“孙策那边居然没什么动静,他是不是开始看不起咱们了?”
戏志才抬起头,语气如常,“主公,东吴虽未明言,但定然对我军这番文治举措有所忌惮。只不过,敌军不动声色,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行动。”
姜耀翻了个白眼,站起来拍了拍桌子,“不行,咱们得搞点大新闻!要让孙策那小子坐不住,彻底被咱荆州的文化实力震撼到。”
戏志才挑了挑眉,嘴角微微上扬,“主公可是已有新计?”
姜耀眼睛一亮,开始手舞足蹈,“当然有!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举办一场‘天下文人大会’,把那些知名的、冒名的、闻所未闻的才子们全请到荆州来,让他们比文斗智,顺便互相拉踩。想想看,这要是传到孙策耳朵里,他会不会气得直接跳江?”
戏志才轻轻摇头,眼神中多了几分玩味,“主公之计虽有趣,但一旦触及他人底线,恐会引发反效果。”
姜耀摆了摆手,咧嘴笑道,“志才啊,你还是太谨慎了!这年头谁都爱热闹,才子们更不例外。咱们又不是逼着他们写诗,愿意来就来,不愿意咱也不拦着。”
戏志才低头沉思片刻,抬眼说道,“既如此,属下建议,不如主公以‘振兴天下文风’为名,广邀四方贤才,以文会友。如此,既能彰显主公仁德,又能增加荆州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