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索伦兵齐齐跪倒在地,声震云霄。
虽然索伦兵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但是,清廷对于索伦兵,实际是相当坑爹的。
因为清廷信奉的是“猎犬不能给吃太饱,要不然打猎就不卖力了。”
从军饷上来讲,普通的八旗官兵一个月可以获得二到四两白银的收入,一年还能拿到二十四石两斗的老米。但是,索伦兵每年只能拿到二十四两银子,而且还没有粮食补给。
对于索伦人更是坑爹。
清廷要求索伦部落只能待在东北苦寒之地,进行狩猎生活,不许迁移、不许耕种、不许住瓦房、不许穿棉布衣服,只能穿兽皮鱼皮衣,住草棚地窨子,以保持“勇健之气”。
说白了,就是要索伦人长期保持原始、赤贫、半饥半饱的状态。
《清实录》中,甚至有明确的记载,要索伦人“专习耕作,恐日久本业俱忘,于边疆无益”。
不耕种,光狩猎,那生活能好得了吗?
某年,索伦部落发生天灾,部众大量死亡,当地官员怜悯索伦人,让流放到当地的罪犯教索伦人耕种。
索伦部落几代人都没吃过这样的饱饭,上表感谢乾隆隆恩。
没想到。乾隆得知后大怒,命官员把索伦人的耕地全部毁掉,严令索伦部落耕种。
还有更坑爹的!
索伦部落的男丁成年后,就会被征兵入伍,一辈子都在军队中服役,年纪最长的索伦兵超过八十岁!
索伦部青壮年常年在外打仗,新婚夫妇一别几年是常有的事,怎么生孩子呢?
于是乎,部落头领只能组织这些索伦家眷长途跋涉,去军营里找自己的丈夫,名曰:“讨孩子”。
然而,就是这样,乾隆都担心会影响索伦兵的战力,害怕索伦兵“沉迷温柔乡”中,命这些妇人最多只能在军营中待上一夜。
姜耀简直不理解,都压迫到这种程度了,索伦兵怎么不反?
不反,就给他添上一把火!
姜耀临行前,清廷给了四十万两犒赏银子,用来奖励有功将士——光蓝翎和花翎怎么成,也得来点实际的啊!
姜耀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在开拔前,每个索伦兵发了一百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