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安十四年正月初一开始,华夏范围内,实行两种纪元。天策军统治的地域内,以天策纪元。天策军统治范围以外的魏蜀吴三国,仍然采用大汉建安年号。
天策元年,大汉建安十四年,三月十五。
刚刚登上魏王之位不久的曹操,以魏王太子曹昂监国,曹仁、夏侯惇、陈群、华歆、钟繇、崔琰、董昭等文臣武将辅佐,处理全国的日常军政事务。
曹操自己,则率领操曹洪、许褚、典韦、张郃、高览、于禁、夏侯渊等大将,刘晔、毛玠、荀攸、司马懿等文臣,以及五万精兵,兵发辽东。
本来嘛,当初荆州之战前,曹操无非就两个扩充地盘的方向,要么南下攻打荆州,要么北上打辽东的公孙康。如今,曹操南下受阻,可不就得打公孙康了吗?而且,公孙康又没参与铜雀之盟,不受盟约保护,不打他打谁?
只是辽东路途遥远、后勤补给困难,曹操虽然麾下有几十万大军,仍旧选择了仅仅出动五万精兵。
简短截说。
三个月后,曹军进至辽水。公孙康在辽水北岸坚壁高垒,阻击曹军。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主力隐蔽渡过辽水,进逼公孙康的大本营的襄平。辽水北岸大营内的公孙军,赶紧出了营垒,救援襄平,被曹操趁机在野战中击溃。
于是乎,五万曹军,兵围襄平,似乎破公孙康指日可待。
辽东这么大动静,当然惊动了邻居高句丽。
没错,就是高句丽,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一个一直对辽东、对华夏的领土垂涎三尺的国度。
高句丽的建国始祖名叫朱蒙,本是扶余国的一个王子。朱蒙争夺扶余王位失败后,率领一部分部属,来到大汉边疆,请求大汉庇护。于是乎,大汉以玄菟郡高句丽县,安置朱蒙以及他的部属。
换言之,别说土地了,就是“高句丽”这个国名,都是大汉赏赐给朱蒙等人的。
然而,这些白眼狼,是如何回报华夏的善良的呢?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高句丽趁机袭取华夏乐浪郡,掳数万汉人为奴。
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派大军击败高句丽人,收复乐浪郡。高句丽人见势不妙,赶紧遣使求和,善良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