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王?”
鲁肃先是微微一愕,随即大礼参拜,道:“上将军麾下千万子民,数十万虎贲,威压天下。上将军刻崖北海,为华夏拓地三州,功盖天下。如此功业,非王位无以显上将军尊荣,非王位无以孚千万子民之望!外臣肃,代吾主,代东吴,为上将军贺,为天策军贺!”
姜耀双手虚扶,道:“子敬免礼。吾这次称王,不仅仅是要对天策军有个交代,而且要对华夏有个交代。所以,东吴务必要派真正能代表吴主孙仲谋的重臣参加。”
姜耀称王,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甚至可以说,天下比姜耀自己,盼望姜耀称王的人多了去了。
比如姜耀麾下那些重臣吧,一个封侯的都没有,能不盼着这天吗?
其他官员呢?天策府成立,虽然也算建制了。但是,比起王府成立,论起名正言顺来,可就差远了。而且,天策府最高将领才是上将军,这些臣子能获得多高的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姜耀称王,他们的官职才能更进一步。
即便对天策府治下的百姓来说,如此重大的时刻,按惯例也会给平民百姓一些好处,以贺新王登基。
所以,姜耀说,这是对天策军有个交代。
至于姜耀说对华夏有个交代,那肯定是,称王之时,会对天下诸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了,所以让东吴派能代表孙权的重臣参加。
“外臣明白。呃……”鲁肃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道:“上将军在洛阳称王,是想迁都洛阳吗?
姜耀微微摇头,道:“并非如此,长安仍然是我天策军的都城。不过,这次吾仅仅是称王嘛,整好洛阳新城建成,就在洛阳吧。”
仅仅是称王?
那下一步,岂不是要在长安称帝?
这话如果是从别人口中发出,鲁肃肯定会认为,狂妄至极。不过,从姜耀口中发出,鲁肃也只能认为,非常合情合理——别说姜耀将来称帝了,就是现在姜耀称帝,天下又何人能阻止?
事实上,姜耀是想建四个都城,国都长安,神都洛阳,中都泰西封,西都罗马。长安是天策军中枢所在,安全第一,管制非常严重。管制一严重,经济方面的成就就有限了。在姜耀的计划中,洛阳以后就是华夏经济中心,向天下人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