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指导,的确对姜耀高山仰止,希望姜耀能承认他是姜耀的弟子。
换言之,一个男人将一个孤儿养大成人悉心教导,那个孤儿但凡有点良心,不出于任何功利目的,也得渴望称那个男人一声父亲。
另外一点,就是马钧的性格问题了。
在马钧看来,他取得的那些足以名垂青史的成就,是自己做出来的吗?非也,是天策上将姜耀指导而来。
如果他自顾自得将这些成果认下来,那不是贪他尊敬不已的姜耀的功劳为己有吗?他良心上受不了。
现在,让姜耀承认他是“天策门生”。他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将主要功劳给了姜耀了。
附于姜耀骥尾,马钧已经心满意足。在马钧心目中,这些名传青史的大功,只有一小部分才是他应得的。再多,就是丧了良心,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姜耀当然没考虑马钧那么多。
他来到这个世界,做出的事情太多了。根本就不在乎这点子功业名声。
他授予马钧“天策门生”的头衔,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匠人的地位。
君不见,日后的进士,都能自豪地称“天子门生”吗?
嗯,以后姜耀治下早晚要开科举的,进士就称“天子门生”。
如马钧一样,做出卓越贡献的工匠呢?就称“天策门生”,其待遇不低于一州之长的副职。
官员是“天子门生”,工匠是“天策门生”,看谁还敢看不起工匠?
蹬蹬蹬~
就当姜耀准备将“天策门生”的构想,说给马钧听时,陈到快步走了过来。
他微微躬身,道;“启禀上将军,东吴使步者步骘到了,带来了东吴送给上将军的六名美人。据步骘说,这六名美人中,有一人名为步练师,国色天香,理应侍奉天策上将军……现在,可是将她们送入宫吗?”
步骘当然得特别强调步练师长得漂亮了。
要不然,姜耀后宫那么多女人,从什么途径能注意到步练师呢?
王昭君就是前车之鉴!
直到要王昭君要和亲匈奴的时候,汉元帝才知道后宫中有如此佳人却没能上手,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现在,如果姜耀错过步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