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 第一百章 步练师入彀,占城稻(1/8)
    事不宜迟,十日内,孙权就选好了送给姜耀的五名美人,连同步练师一起,由步骘护送,前往长安城。

    没错,就是长安。

    姜耀在白沙州将浮屠教连根拔起,又实行全面的均田制,眼见局势稳定下来后,就率领五万天策军,回关中地区换防。

    所以,现在姜耀是在长安城而不是在富楼沙,也就免了步骘一行的长途跋涉了。

    ……

    ……

    建安十二年,六月初三,下午。

    长安城外,渭水河畔,一座冶铁工坊。

    “哈哈哈!吾没看错你!马钧,你真是个天才!天才中的天才!”

    望着炼铁炉内那淡紫色的火焰,姜耀爽朗的笑声,在这座冶铁工坊内响起。

    没办法,马钧太让他满意了。

    一年多以前,在富楼沙城内,姜耀交代马钧,对富楼沙的冶铁办法进行改进,研究出更加优质的钢材来,制造出属于华夏的神兵利器。为了马钧的顺利研制,姜耀还传授了马钧一些关于冶铁的现代知识。

    马钧的研究任务非常繁重,现在虽然没制出乌兹钢来,但是已经制出了一整套的新式棉纺织机械。现在,棉布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平民百姓能穿得起的程度了。只是如今棉花种植规模太小,还依旧维持着高价,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姜耀估计,只要天策府在白沙州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五年之内,棉布就应该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除了这套棉花纺织机械外,马钧最主要的成就,就是这套冶铁设备了。

    当时,姜耀也就是随口提了一句,可以考虑用“蓄热室”的办法,提高炉温。他在后世看过一些资料,好像普德林炉的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主要是蓄热室的作用,就将炉温升到了一千四五百度。

    当然了,也就是“技术含量不算太高”而已,让姜耀自己动手,他肯定是制不出来的。

    没想到的是,马钧研究乌兹钢不成,专心提高炉温,将鼓风设备、炉壁厚度、焦炭质量……等因素提到极致后,再加上“蓄热室”的作用,还真把炉温提高到了一千四百度左右——那淡紫色的火焰就是明证。

    这可太好了。

    乌兹钢算什么啊?也就是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