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名额后,即便加入不了野战军,那不是还能争仆从军的名额吗?照样得打!
至于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也得是“非我族类”啊!
事实上,当初姜耀接手的镇东军,至少有两成是异族。现在仍然活着的,都官职不低。但是,谁要说他们是异族,他们准拔刀子跟谁拼命。人家既然是天策军野战军的军人,就是正儿八经的华夏人好不好?
比如胡车儿吧,虽然那张脸一看就不是中原人,但逢人就解释,他这个“胡”,其实是出自妫姓,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时期为楚国所灭,后人以胡为氏……至于为什么胡车儿长成这模样,还不是先祖太穷,不得已娶了胡姬?
就算名字奇形怪状,实在连解释都没法解释的,就请姜耀赐汉姓。没资历见姜耀的,就向上官提出,请天策府赐汉姓。姜耀或者天策府都发话他们是汉人了,谁还能不承认他是汉人?
这就是天策府统治范围的胡人们,津津乐道的“抬籍入汉”。
总而言之,只要加入天策野战军了,就是“抬籍入汉”了,就是“人上人”了,谁跟一帮子“人下人”是同族啊?不但不是同族,还得竭力撇清关系!
剩下的三万五千人,当然就是从汉人里面选了。
种田才能得几个钱?
做工呢?
事实上,天策军的主要收入,既不是麾下农民们的租佣调制,也不是城市里的工商之税,而是破城之后有组织有纪律的搜刮干净的抢掠,以及和平时期对奴隶们的疯狂压榨,还有科技的力量——天策府主管的工坊内的各种产出。
所以,尽管天策府治下的汉人们轻徭薄赋,但是天策军野战军的待遇,还是畸形地极其不正常地,远远高于那些农民和市民。
对于汉人老百姓来说,当上天策军的府兵只能免除全家的租佣调税而已,吸引力并不算大。能当上府兵当然算是不错,但当不上府兵也没太大的遗憾。
不过,野战军可就完全不同了。
想发财吗?加入天策野战军!
想拥有百依百顺的女奴吗?加入天策野战军!
想建功立业、封狼居胥吗?加入天策野战军!
想光宗耀祖、孩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