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封信,能看不能吃。”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
范春莲虽然被村子里这几个长舌妇气得不行,但心里也不禁起了疑心。
刘友仁离开前,村子也正面临着灾荒,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偷摸村里的粮食。
所以家里有多难刘友仁是知道的,要真在首都安定了下来,又怎会不给家里寄点东西,改善下家里的条件呢?
这么一细想,范春莲再也安不下心,睁着眼睛躺了一夜。
隔天一大早,就再一次拜托上刘大队长,照着刘友仁来信的地址寄去了一份家书,说明家里情况的同时,也希望刘友仁能寄点物资回来,好打下村里那些长舌妇的脸。
只可惜,后续的结果让范春莲彻底慌了神。
物资没盼来,寄出去的信却被原封不动地被退了回来。
邮递员对此的解释是:“首都那边确实是有红星轧钢厂的,但厂里并没有刘友仁这个人,信件无法投递。”
“友仁家的,你要不去报案吧?我看这封信怪得很,请公安同志帮忙查查也好。”
刘大队长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他其实也不相信刘友仁这种烂人,跑到首都就能当上工人。
经过刘大队长这一提醒,范春莲才着急忙慌地拿着原信,跑到公社去报案。
三台公安局接到报案,第一时间前往三角大队调查。
此时距离刘友仁失踪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很多线索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
公安在三角大队调查无果后,也终于将目光放在了这份从首都寄来的信件上。
这封信的寄信地址是“红星轧钢厂”,盖的邮戳则是“南锣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