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来,这所谓的“管事大爷”称呼并不恰当,其实不过是个联络员罢了。
当初1953年街道办成立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居民、防范敌特,便在各个院子里设立了联络员这一编外职位。
李天佑也记不清,到底是谁率先在院子里提出“一二三大爷”的叫法,但不可否认这种称呼确实让联络员这个职位显得更有权势。
也让原本只是单纯传递消息的联络员,扯着街道办的虎皮,摇身一变,成了院子里类似“院长”的管事大爷。
最重要的是,李天佑穿越前看小说时,还有专门去查阅过资料。
随着社会的稳定,联络员的作用也随着降低。
于是,在1958年的时候,街道办其实就已经取消了联络员这一职务。
(这个时间点可能有争议,作者也找不到具体的资料,时间不对的话就当个私设,或者读者老爷们有资料佐证,在不改变剧情走向的前提下,可以纠下错,作者有看到就来修改。)
或许是信息传达没有到位,再加上管事大爷们的私心作祟,有意隐瞒,造成如今这个格外可笑的现实。
街道办明明早已不再设立联络员,可四合院里却还保留着管事大爷这一职位。
实际上,街道办对四合院里管事大爷名亡实存的情况,也并未完全不知情。
但在开展基层工作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人手来向民众宣讲政策、通报情况,
而当初能被选为管事大爷的人,要么是在院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要么是热心肠、乐于助人的积极分子,
这些人无疑在邻里间颇具影响力,能很好地辅助街道办开展工作。
因此,街道办也就默许了院子里管事大爷的存在。
就以南锣鼓巷95号大院为例,易中海是八级钳工,刘海中为七级锻工,阎埠贵则是小学语文老师,
这三人要不就是技术精湛的高级工人,要不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都是院子里颇具威望的人物。
如今看来,这三人出于某种目的,利用信息差,对院里人隐瞒了取消联络员的消息。
同时,易中海还凭借尊老爱幼这道德大棒,以及“先进四合院”名号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