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气氛热烈而充满希望。杨燕认真地听着每个人的意见,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就在这时,小林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杨姐,李哥,我们能不能和一些学校合作,开展公益讲座,让学生们也了解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小林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他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热衷于公益活动,加入这个团队后,他更是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团队的发展出谋划策。小林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总是能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
杨燕眼睛一亮,说道:“这个想法很好!学生们是未来的希望,如果能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做公益的习惯,那对我们的社会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明也表示赞同:“没错,我们可以联系一些学校,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合作。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志愿者去学校分享自己的公益经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合作,准备与学校联系合作事宜。杨燕负责联系一些教育部门的领导,争取他们的支持;李明则带领一部分成员去拜访各个学校的校长,介绍他们的公益项目;其他成员则负责准备讲座的内容和宣传资料。
在联系学校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些学校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太愿意合作;有些学校则对他们的项目不太了解,持观望态度。
“杨姐,有几个学校都拒绝了我们,说怕影响学生的学习。这可怎么办啊?”小王有些沮丧地说道。小王的开朗性格此时也有些受挫,但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准备继续努力。
杨燕安慰他说:“别灰心,我们要理解学校的顾虑。我们可以再去和他们沟通,说明我们的讲座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而且会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杨燕的坚韧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
李明也鼓励大家说:“是啊,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我们要相信我们的项目是有意义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愿意合作的学校。”李明的沉稳给了大家信心。
经过多次沟通和努力,终于有一些学校表示愿意合作。他们开始筹备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