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朔风又起。
晏安邦夫妻俩已经去世一周年。
周年摆了灵堂,摆了长桌宴酬谢各位族老乡亲,周年祭后,孙辈们就可以除服脱孝。
晏宁去找宋时商议,他们何时回京城?
“不必担心他们年纪小处事不周,我娘闲来无事,也可以回去帮忙照看些。”
宋时道不必她费心,“等出了元宵,他们才回京,我会一起回京。”
“你回京了大哥怎么办?”晏宁奇怪,“你还未出孝回家做什么?”
“孩子们一走,这里就你们三兄弟,三弟媳妇在这里就足够了,我回去看着大郎媳妇把家事料理清楚,我再回来。”
这一年里大节小节,晏子归生日,东宫都有送东西过来,晏子归出孝,送来一支华贵的花簪,随信却说让她在家再好好过一个年,明年花朝节进宫。
一年过去了,东宫还未有孕信,这后成亲的三皇子都传出有孕,现在朝廷都在担心东宫子嗣。
东宫应该盼着子归早些去才是。
宋时捉摸不透,她要亲自送女儿回京,要是她在曹州,一定不放心。
晏子归不再亲自指导晏识德,给他喂招,“招式你都学会了,剩下得你就慢慢练,慢慢悟。”
晏安邦去世后,他的家将随从,江采女的使唤,都只听晏子归调遣,晏子归问了他们意愿,既然都愿意留在晏家,晏子归就说,“我马上要进宫,需要用你们的地方不多,你们若不想随侍,就在祖父的庄子里养老。”
“若是还愿意随侍,家中父兄,你们选择侍奉。”
除了紫苏,丹砂和甘草,她是不准备带进宫的,纵使两人在她面前哭求,晏子归也没有改口,她们和她一样,在辽阔的西北长大,京城的规矩对她们而言是看不透也想不明白的陷阱,何苦让她们白填进宫里。
她摸着两个婢女的脸,“你们是祖母选给我的,要一直活的好好的。”
“都是奴婢们无用。”甘草明白她的意思,进了宫,她们不仅没有帮助,还会连累姑娘。
“在外面也不是让你们玩呢。”晏子归故意道,“姑娘我也算小有家底,这下进宫自己是摸不到管不着了,你们在外给我守着,万一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