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无路时被晏安邦救下。
那时候他背着一个行囊正准备去边关从军。
师傅要她报恩跟着晏安邦,师傅已经太老了,护不住才长成的江采女,晏安邦看着像个实心人,师傅要她跟着他得一时的安稳,再找一个好男人。
江采女觉得也许自己是个灾星,所以父母会早早离她而去,师傅也会受她所累无法终老。她答应跟着晏安邦走,只是不想连累师傅。
她也不想连累晏安邦,到边关她就离开了,自己开个小医摊,活到几时是几时。
晏安邦常来找她。
他受伤太频繁了。
频繁到让人生气的程度。
她再一次下通牒让晏安邦找军中的大夫,别来找她时,晏安邦嬉皮笑脸地捧着她的手,“好姐姐,只你医得我好,求你救命。”
少年的喜欢那么明显,江采女想也许活着也不错。
他们在边关成亲,立功,得胜回朝,还去师傅落脚的地方给他磕头,师傅说他要回江南了,日后就在江南见面。
那是晏安邦第一次答应她会陪她去江南。
京中的婆母难缠,表妹精诈,官太太比小江大夫难当,但是因为晏安邦,江采女都忍下了,生了孩子,继续出征。
驻守嘉兰关意识到母子离心,是江采女久违的不想活,原来天煞孤星,就是自己生的也不能例外。
晏安邦为了她,从家里强要了一个小女娃过来,晏子归在她耳旁哭泣的时候,晏安邦说,“阿姐,这个孩子咱们就放在眼前带,她肯定和咱们亲。”
她又被晏安邦救回来一条命。
如果不是他,世间早就没有江采女。
晏安邦救了江采女,可是谁去救晏安邦?
他比自己还小呢。
江采女心如刀割,也许都是她的错,如果不是她,晏安邦可以长命百岁。
“祖母,你不要说胡话。”晏子归哭着恳求,“你还有我呢,就当是为了我活着吧,求求你,如果,如果你们都走了,我怎么办呀。祖母。”
“你祖父身上有二十二个伤口。”昨夜人送回来已经是个血葫芦,江采女没让任何人帮忙,自己一点点地给晏安邦清洗干净。
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