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似欢使人送来帖子,邀请晏子归去金池游玩。
宋时拧眉,“哪有这样霸道的人?结亲她不愿意,现在不结亲,她还不放过,拢共就见了子归一次,怎么就不放过她呢。”
晏子归看过请帖后在指尖把玩。
“我去回帖子应下。”
宋时看她,“也可以不去的,请客交友,总要讲个你情我愿,县主失礼在先,就是闹到官家面前我们也有话说。”
“这点小事没必要。”晏子归面无表情,“除非我今日就出京,十年内不回来,否则在京城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要躲着她,得躲到什么时候?”
“她大大方方的请,你就大大方方的去,若是她要玩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招,你也不必忍着,索性把事闹大,等人人都知道你不好惹,就无人来惹你了。”江采女看着她,晏子归这两天兴致不高,让她出去透透气也好。
“官家讲理,你祖父在官家面前还是能说得上几句话的。”
“母亲。”宋时不赞同,怎么能还按在边关时的办法教子归,边关野蛮,谁拳头大听谁的,京城人际关系复杂,人外有人,很多时候,都是能忍则忍,岂能争一时意气。
“无事,我相信子归不会惹事,既然是别人惹到她头上需要她自保,那惹下祸来,我们这把老骨头就得替她兜住。”江采女十分温柔地看向晏子归,她把孙女教养的知廉耻,明是非,是让她堂堂正正地活着。
摇尾乞怜,不是晏子归所想,亦不是她所想。
晏子归扑进祖母怀里撒娇。
宋时只是忧心,晏子归已经很能惹祸了,她这样刚强的性子,等到京城传遍,想嫁个好人家就不可能了。
如果她知道晏子归向来的想法是不成亲就出家,当个道士云游四方,她估计会晕厥。
晏子归对出家的兴趣远远大于出嫁。
是绝对不会为了找个好婆家而伪装自己半分。
到了邀约日,晏子归带着丹砂甘草去了金池,另有马夫家将,都留在金池外,并未跟随进来。
侍人把晏子归领到开阔处,那里已经站着六个束腿打扮的女人,见晏子归来纷纷看过来。
她们让开,周似欢走出来也是一身劲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