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宫,有人回家。
一行车队风尘仆仆的出现在景阳门。
晏安邦本来在马车里躺着,同夫人一起喝茶聊天,也不觉赶路辛苦,临进门前,才穿上铠甲,骑马进城。
习惯性先观察城墙,宫墙巍峨壮丽,毕竟皇都。
下马过检,门将到跟前先行礼,晏安邦知道,他们不一定认识自己,只是有眼色,扔给他们一包碎银,“请兄弟们喝茶。”
过了城门,晏安邦走到马车边,“我去接娃娃,你先回家。”
江采女掀开帘子,“官家要是允宝囡回来自然是好,就是不允,你也不要同官家硬声,回来咱们再想办法。”
“我知道。”晏安邦应声,“你回去也不必搭理她,母亲已经不在了,我不会惯着她,你也不用再容忍她。”
“到底替你生了一个儿子呢。”江采女放下窗帘,“你去吧,早去早回,我这不用你担心。”
晏安邦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进宫同陛下请安。
周元载见他,亲自来扶起,“老将军一路辛苦。”
“些许赶路,算不得辛苦。”晏安邦奉上礼单,“这是老臣一路回来时采买的各地风物,没有值钱东西,想着陛下希望看到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
“将军有心了。”
周元载问他嘉兰关的事务,晏安邦又掏出一份文书,“这些是老臣写来同赵将军交接的军务俗务,想着陛下可能也想了解,就多誊抄了一份,献给陛下。”
“都说武将粗枝大节,朕看你办事是滴水不漏。”这哪里是想让他了解,这是免责书。
“老臣是粗枝大叶,幸好有个好媳妇,处处替老臣想着。”晏安邦夸上自家娘子,就要说到她最牵肠挂肚的就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女。
周元载岔开话题,又问他一路来见的民生民状。
晏安邦一一回应。
末了又拍了一通官家马屁,最后说天恩浩荡,让他能儿孙绕膝,享尽天伦之乐,余愿足矣。
周元载决定不绕圈子,笑着对晏安邦,“朕觉得你的孙女好,想要她留在东宫,你觉得如何?”
晏安邦只反应了一瞬间就连忙拱手弯腰,“此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