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收了你家的束脩,受了你的磕头礼,你说不认就不认?还是你做了什么有辱师门的事,想着不连累你老师?”
“我怕别人知道老师收了我这么个不成器的弟子,会看轻老师。”晏子归挽着她,“老师的教导我一日不曾忘记,绝不会做有辱师门的事。”
就算做了,那也是师出有名。
“这个无需你担心,你老师这点度量都没有,当初也不会收你。明日就到我家来吃饭,不能不来。”
“不能不来。”林媛跟着说,年纪小小就遭遇家庭巨变,在她的记忆里所有的苦日子都在遇到章家结束,父亲新收的女弟子,比她就大几个月,但是聪明强大,又很坚强,同她一起读书识字,陪她荡秋千捡石子骑马,给她吃香香软软的糕点,还会帮她绑小辫。
是她最最好的朋友。
离开嘉兰关那会她哭着不想走,想留在嘉兰关和子归一起,是娘骗她,子归的家也在京城,她也会回去的。
哪知道要等到四年才能再见面,林媛揽着她的手臂,“最好能在我家住几天,我们姐妹好好亲热。”
晏子归回家说明日要去尚书令家做客,宋时问她怎么会认识尚书令,“尚书令在嘉兰关待过几年,祖父敬重他人品才学,多有往来,所以就认识了。”
晏辞恍然,“难怪我觉得林大人对我多有照顾,原来有这一遭关系,你怎么不早说?早些年我就去林家拜访,这关系就走动起来。”
“林大人既然没有主动提起,父亲不好过于殷勤,毕竟林大人看的是祖父的面子。”晏子归想,你们都以为祖父母远在边关,对家里没有照拂。如果不是祖父守住边关这一功勋,你们在京城能过得这么舒服吗?
晏辞若有所思。
宋时轻咳一下提醒他,还有事没说。
晏辞接收到宋时的眼神后才想起,“哦,对了,还有一件事,今日长公主见了你说要你入宫参加女官遴选一事,你怎么想”
“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母亲怎么想?”晏子归笑。
晏辞看着晏子归,她还未换下圆领袍,肩沉背直,目光不闪不躲,倒真是个能做官的好料子,宋时又轻咳一下。
晏辞才说,“说是女官,但是难免要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