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心得,
她和石柱福带着厚礼,
三番五次上门拜访,恳请老师傅来村里指导,
老师傅被他们的诚意打动,答应前来帮忙。
人员安排上,王翠妞将村里男女老少,分工明确,
身强力壮的负责搬运、砍柴生火;
手巧心细的,专注熬制、包装;
年纪稍长,经验丰富的,协助老师傅把控质量。
可即便如此,刚开始时,还是乱成一团,
有人抱怨活儿太累,
有人对新设备操作不熟练,手忙脚乱。
王翠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一次次细心安抚,手把手教大家操作设备,
还设立了奖励机制:“大伙加把劲,
每天评选出干活最利索、质量最好的,
奖励两个铜板,月底还有额外的粮食、布料。”
这一来,大家的积极性高涨,生产逐渐步入正轨。
就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麻烦却接踵而至,
村里那几个游手好闲的混混,
王麻子、刘二麻子,听闻村里的枇杷膏生意红火,
心里打起了歪主意,
这天,他们晃晃悠悠地来到祠堂作坊,
王麻子一进门就咋咋呼呼:
“翠妞啊,你这生意做得这么大,
可不能忘了咱兄弟啊,
怎么也得给安排个轻松又挣钱的活儿吧。”
刘二麻子也在一旁附和:
“就是就是,咱们都是同村人,有福同享嘛。”
王翠妞皱了皱眉,耐着性子说道:
“二位,这作坊里的活儿,可都不轻松,
得有真本事、肯吃苦才能干,
你们要是真想帮忙,
先跟着大伙学学,从基础干起。”
王麻子一听,不干了,脸一拉:
“哼,翠妞,你这是不给面子啊,
咱兄弟在村里混了这么久,还能不懂这些?
你就是想把好处,都自个儿揣着。”
两人在作坊里大吵大闹,
搅得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