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数量急剧攀升,王翠妞喜忧参半,
喜的是辛苦付出,终有回报,
村子致富,指日可待;
忧的是现有的生产规模,
根本无法满足,如此海量的订单需求。
当晚,王翠妞便召集了,村里的一众骨干,
齐聚在自家院子里。
昏黄的油灯,在夜风中摇曳,
映照着众人,或兴奋、或凝重的面庞,
王翠妞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
扫视一圈,开口道:
“大伙都知道,如今咱这川贝枇杷膏火了,
大订单、小订单,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咱这小作坊式的生产,根本应付不来,
得扩大生产,大伙有什么想法,都敞开了说。”
阿珍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接话:
“翠妞,我也正愁着呢。
场地就是头一个大难题,
咱村,就这么大点儿地方,
上哪儿找,能容纳大规模生产的地儿啊?”
众人纷纷点头,一时间议论纷纷。
村里的老秀才捻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我瞧着,村那头废弃的祠堂,
倒能派上用场,地方宽敞,
收拾收拾,摆上家伙儿,够大伙施展手脚,
就是不知族里长辈们,同不同意。”
王翠妞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可行,
她又提出了新建议:
每家每户,再多栽种一些梨树、枇杷树、
还可以栽种葡萄树等,大伙都特别满意这建议。
当即决定,次日便去找族长商议。
第二天一大早,王翠妞和石柱福,
带着自家腌制的小菜、新打的糍粑,
前往族长家,族长听闻来意,
眉头紧锁,良久才开口:
“那祠堂闲置多年,是有些破败,
用来做作坊,倒也不浪费。
只是修缮祠堂、改造场地,
这可得花不少银元,钱从哪儿来?”
王翠妞忙道:“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