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小普反复读着这句话,忽然觉得喉咙发紧——原来自己这些年忙忙碌碌,不过是在“妄想”里打转,从未触及那个“常住真心”。
“常住真心……灵魂是不是就是它?”小普咬着笔头,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他画了个圆圈代表肉身,又在圆圈里画了个小人,可刚画完就擦掉了——如果灵魂是“小人”,那小人的“心”又在哪里?
不知不觉,窗外的日头偏了西。小普揉着发酸的膝盖站起来,忽然看见窗台上落着一只死蝴蝶。它的翅膀还保持着展翅的姿势,细小的绒毛上沾着几粒灰尘。小普小心翼翼地捏起蝴蝶,忽然发现它的身体轻得像一片纸,可翅膀上的花纹却精致得惊人,仿佛藏着整个春天的秘密。
“它的灵魂去哪儿了?”小普对着蝴蝶轻声问。话音刚落,一阵风卷着沙尘扑进窗户,他急忙抬手遮挡,再看时,蝴蝶的尸体已经被吹到了地上,翅膀碎成几片,混在灰尘里再也认不出来。
这个瞬间,小普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悲凉。他想起寺外山路上见过的骷髅,想起去年圆寂的慧明师叔——临终前,师叔拉着他的手说:“皮囊是借的,早晚要还。”
那时他似懂非懂,此刻看着蝴蝶的残骸,忽然有点明白了:肉身就像这蝴蝶的翅膀,再美丽也终会破碎,而真正的“自己”,或许就像蝴蝶飞走的那口气,无形无相,却又实实在在存在过。
晚课后,小普抱着笔记本去找师父。老和尚正在禅房里磨墨,砚台里的墨汁浓得像夜。
“师父,灵魂是什么样的?”小普跪在蒲团上,膝盖硌得生疼。
师父放下墨锭,抬头看他:“你先说说,你觉得灵魂像什么?”
小普想起井里的倒影,想起蝴蝶的尸体,想起经书上的“常住真心”,犹豫着说:“像……像井里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水一动就碎了,但月亮本身一直在天上。”
师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一朵菊花:“有点意思。不过井里的月亮是真的吗?你伸手去捞,能捞到吗?”
“自然捞不到。”小普摇摇头,“可它明明在水里啊。”
“肉身是井,心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