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自然的割裂。”他捡起块刻着“护江”的残碑,递给陆沉:“《道德经》里‘大巧若拙’,真正的环保,或许不需要那么多‘巧思’——就像您父亲说的,先把‘心’治好,江自然会好。”
夜风带来咸涩的水腥气,比早晨的空气清新许多。志愿者们开始拆除直播设备,有人把“守护母亲河”的kt板改成了“向母亲河道歉”。汉服女孩蹲在滩涂边,用湿巾擦去高跟鞋上的泥沙,却突然把鞋扔进了垃圾桶:“反正直播间的粉丝都在骂我作秀,不如光着脚,踩踩真实的土地。”
江豚幼崽在救护池里发出清亮的叫声,远处传来成年江豚的回应。小普知道,这声呼唤,比所有的直播打赏、区块链数据都更有力量——那是自然对生命的呼应,是光河在人间最本真的流淌。
陆沉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环保部领导发来的消息:“你们的公益直播效果很好,建议下周在陆家嘴搞个‘长江环保之夜’,邀请企业家站台。”他盯着屏幕,忽然想起小普在沙滩上画的“地法天”——天空从不会要求大地展示自己的辽阔,而人类,却总在向自然索要“展示的机会”。
“不去了吧,”陆沉关掉手机,望向渐渐沉入夜色的江面,“明天,我们先把工厂排往支流的暗管拆了。数据可以造假,但江底的泥沙不会说谎。”小普点头,掌心的渡雾印记与江水中的微光短暂共振——他知道,又一颗“守静”的种子,已经埋进了这个总在追逐“效率”的男人心里。
江滩上,陈叔推着装满手抄本的推车走来,月光给每一页《道德经》镀上银边。志愿者们围过来,有人读“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有人读“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远处,货轮的汽笛声与江豚的啼鸣交织,在这被灯光污染的夜空下,竟透出几分久违的自然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