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玄幻魔法 > 修仙修傻了 > 第214章 法身非相分(3/6)
就如同在虚幻的梦境中寻找真实,永远无法触及到如来的真谛。

    小普联想到自己的修行之路,曾经他也会在心中勾勒佛陀的形象,期待能在某种神奇的景象中见到佛陀的真身。在一些修行的关键时刻,他会幻想佛陀以庄严的三十二相出现在眼前,给予他指引和加持。现在想来,这都是因为自己的执着和分别心。真正的修行,不是去追求外在的神秘体验和形象,而是要在内心深处去领悟佛法的真谛,去证悟那超越一切相的法身如来。

    法堂中的弟子们也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位年轻的弟子忍不住问道:“世尊,既然不能以相、色、声求如来,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见到如来呢?”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佛陀,期待着那智慧的解答。

    佛陀慈悲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小普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心中如拨云见日般明亮起来。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如同镜花水月,转瞬即逝。我们所看到的山河大地、花鸟鱼虫,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地位、名誉,乃至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娇艳欲滴,美丽动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凋零,化为尘土。我们执着于花朵盛开时的美丽,却忽略了它必然消逝的本质。

    只有当我们能够洞察到这些相的本质是空性,不被其迷惑,不执着于它们,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这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不被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种种表象所束缚,以一颗清净、平等、无分别的心去看待世界,才能体悟到佛法的真谛,见到心中的如来。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赞美时,不沾沾自喜,因为赞美只是一时的言语,它并不能定义我们的真实价值;当我们遭遇批评时,也不心生怨恨或沮丧,因为批评同样是虚幻的,它只是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我们要明白,真正的自己并非由他人的评价所定义,而是内心的觉悟和智慧。

    小普进一步思考,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境界和现象。比如,在禅定中可能会看到奇妙的光影,听到神秘的声音,或者感受到特殊的能量波动。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境界,认为这就是修行的成果,就是见到了佛菩萨的加持,那就陷入了对相的执着。这些境界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