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王翦的故事,道德经之用例
小普与怡宝正坐在老子面前,聆听着教诲。老子说道:“今日,我且给你们讲个故事,以明第六十八章之意。”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有一位名叫王翦的将军,他英勇无畏,久经沙场,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以武力和勇猛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败,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自我怀疑之中。”
怡宝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问:“那他后来怎样了呢?”
老子继续道:“王翦带着满心的困惑,踏上了寻找智者解惑的路途。在一座云雾缭绕的山中,他见到了一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老者。老者目光平和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王翦恭敬地向老者诉说着自己的困惑:‘长者,我在战场杀敌无数,向来以武勇为傲,可如今却一败涂地,难道我一直以来都错了吗?’”
小普若有所思地说:“这将军似乎意识到武力并非万能。”
老子点头:“老者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王翦一脸疑惑,老者便开始耐心解释。‘你虽武力高强,但真正高明的将领不会只依赖武力。就像曾经有一位智者,他身处两国纷争之中,没有一兵一卒,却凭借着对局势的洞察和巧妙的谋略,让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战争,这便是不武而善为士。’”
怡宝歪着头问:“那善战者不怒又是何意呢?”
老子道:“老者又说,‘再看那历史上的一场着名战役,一方的统帅面对敌军的百般挑衅,始终冷静沉着,不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冷静地分析敌军的弱点,在恰当的时机发动攻击,最终大获全胜。因为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而善战者需时刻保持清醒,此乃不怒而善战。’”
小普接着问:“善胜敌者不与,该怎么理解呢?”
老子回答:“老者还讲道,‘往昔还有一位名将,他从不轻易与敌人正面硬拼。他会先仔细研究敌人的作战风格、兵力部署,然后巧妙地运用迂回战术,或是截断敌军的补给线,或是利用地形设伏,让敌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绝境,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