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依旧沉浸在对《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深刻思索之中,此时,怡宝率先微微躬身,打破了这片刻的沉默,神色恭敬而又诚恳地问道:“老君,承蒙您方才的悉心阐释,我等已对那第六十三章的妙理有所感悟。然心中对这《道德经》后续之章仍充满了好奇与求知之欲,不知这第六十四章又蕴含着何种深邃的深意?还望老君能够不吝赐教,为我等解疑释惑。”
老子微微颔首,面容慈祥而又庄重,缓声说道:“那第六十四章有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且看此章起始之处所传达的意旨,事物处于安稳平静之态时,犹如那波澜不兴的湖面,是最易于把控与维持的。因为此时尚未有外界的诸多纷扰与变数来打破这种平衡,就如同那根基稳固的建筑,只需稍加留意与维护,便能长久屹立。而当事物还未显露出任何征兆之时,就好似那隐藏在云雾深处的山峦,轮廓未明,此时亦是最易于谋划筹思的时机。可以提前洞察先机,制定应对之策,犹如那善于布局的棋手,在棋局未启之时,便已对各种可能的走势了然于心。
再看那‘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就如同那初春时节刚刚冻结的薄冰,质地极为脆弱,只需轻轻一击,便会破碎瓦解;又似那暗夜中刚刚闪烁的一点微弱火星,微风拂过,便极易消散于无形。故而,明智之人懂得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便积极地有所作为,将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在乱象尚未滋生蔓延之时,便予以妥善的治理与防范,如此方能防患于未然。
试想想那参天的合抱之木,它并非是一蹴而就、凭空而生的,而是起始于那极其微小的毫末。就如同那新生的幼苗,在风雨的洗礼与阳光的滋润下,历经岁月的沉淀与磨砺,一点点地生长、壮大,最终才成为那令人仰止的参天巨木。那高耸入云的九层之台,亦是如此,它是由一筐筐的泥土、一块块的砖石,从平地之上开始,一层一层地累砌而成。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