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玄幻魔法 > 修仙修傻了 > 第102章 儒道探赜(1/3)
    小普闻孔子之言,心中敬意更盛,继而问道:“夫子,君言君子入世当以仁心义行,然仁与义之内涵深远,其于行事判断之准则若何?且在复杂多变之世局中,如何能精准把握仁与义之尺度,而不致有所偏失?”

    小普微微前倾身子,目光专注地望着孔子,眼神中满是对答案的渴望。

    孔子目光坚定,朗声道:“仁,爱人也。发自内心之善念,推己及人,视众生如己出,方为仁之大本。

    义者,宜也,行事合乎时宜,遵循正道,不逾矩,不妄为。

    于乱世之中,见百姓饥馁,若有粟米,散之济民,此乃仁;遇不义之战,挺身而出,护佑家国,是为义。

    然判断仁义之尺度,需凭智慧与经验。多学多思,审时度势,察人心之向背,明事理之曲直。

    且君子当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自觉,常省己行是否合于仁义,有过则改,方能于纷繁世象中不迷不失。”

    孔子说到此处,微微一顿,踱步片刻,又道:

    “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守节于首阳山,其于商亡之后,以饿死之举全其忠义之名,虽其行壮烈,然亦当思,若能于周之新朝,以仁心劝诫君主行仁政,使百姓得利,或亦不失为仁义之举,此中权衡,殊为不易。

    昔者,子产不毁乡校,虽众人皆议朝政得失于其中,然子产深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宽容之态容百姓发声,顺民意而改政施,此亦为仁义智慧之体现,于包容中求治世之进益。”

    小普若有所思,点头称是,旋即又道:“夫子,儒家重教,以礼义道德教化万民,然人有贤愚不肖之分,教化之法如何能遍施众人,使皆能受其益,而入于善道?”

    此时,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众人的衣袂。

    孔子轻抚长须,缓言:“教育之道,因材施教为要。有能悟于诗书者,导之研读经典,穷理尽性;有长于技艺者,教之百工之事,使其精于一艺,以利民生。且教之不倦,如蜡烛之燃尽自身,照亮学子前行之路。又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上有所行,下必效之。”

    孔子的声音平和而坚定,如春风化雨般洒落。

    “昔者,曾子烹彘,以信教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