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自知被鸿蒙天道封禁了佛门的神通以及修为和感悟,只要还在这鸿蒙天,哪怕是灵界这幻灵塔中,也是不可能再修佛法!
然而自打从地藏手中获得道德经并参悟之后,小普才知道这是一条不同的修炼之路!佛门是内修从极致的苦行中压榨自身的潜力,从而领悟自性,不向外求!从而圆满自身佛性,得到解脱!
而道德经之道,则是从未知中寻求答案。
博众之长而强自身,于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小普深知看似出了幽影魔神的轮回地狱,实则还在其轮回之中。灵界经历的一切,看似没有幽影魔神什么事,实则他还在冥冥之中掌控着。自己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幻境及考验,以及收获宝藏,看似在成长,其实是一只无形的手在偷偷指引自己的欲望之心在轮回。以强大的力量为诱惑,使自己在轮回幻境中不得出离!
这般明悟之后,小普决定坐而悟道,参悟道德经。
然而道不贱卖,法不轻传!
若非在地狱中遇到的地藏,极有可能小普沉沦于这鸿蒙天轮回之中。此时之因,当有未来之果。唉,随他去吧!
小普不再思想其他,专心参悟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写道德经的高人文字造诣比佛祖高明啊!道可以说道?名可以冠名?并非永恒的道?并非永恒的名?结合一下,那就是: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说出的“名”,不是永恒的“名”。永恒的道是不可说的,永恒的名也是不可说的。
无名,天地的开端?有名,万物的母亲?结合一下,“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原来天地本是没有的,那万物从何而来?万物有个母亲,那就是"有"只要心中诞生了有,才有了这个世界的万物。小普至此才醒悟,一切都是从心的虚幻中生出来的。这个天地,这个万物皆从轮回幻境中生出。有了这个明悟,打破这个与心结合的轮回幻境就有了基础。
故常无欲,因此保持没有欲望。以观其妙,用以观察这个妙?故常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