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都偷偷舔了舔手指。
天亮时,粪池旁多了口大缸,上面贴着刘老鬼写的“辣味臭豆腐工坊”招牌。县太爷巡城时闻见香味,竟带着衙役来买腐乳,还亲笔题写匾额:“臭里藏香”。刘老鬼摸着胡须得意洋洋:“都说打鬼要辣油,我看啊,臭鬼来了也得叫爷爷!”
消息传到邻县,竟有人慕名来学“鬼油”制作法。刘老鬼趁机收徒,第一个徒弟竟是当初被他坑过的李师爷。两人蹲在粪池边研究发酵时长,刘老鬼突然感慨:“想当初偷西瓜被打,如今靠粪池发家,这鬼没白抓!”李师爷点头称是,却不小心掉进粪池,惹得众人笑倒一片——粪池水面的“鬼火”倒映着他们的影子,竟像一群在人间烟火里打滚的活宝。
冬至前,辣味臭豆腐成了曼陀罗商道的招牌货。商队路过荒鬼村时,总要捎几坛带在路上,据说不仅能驱寒,还能防倭寇——毕竟谁也不想靠近一群浑身散发辣油腐乳味的商客。而刘老鬼的粪池工坊旁,永远摆着免费供路人品尝的辣油腐乳饼,饼上撒的不是别的,正是当年那罐“鬼屎”的碎末——如今,它们有了个更响亮的名字:“驱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