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指印——正是当年强占豆腐坊的赵员外后人。消息传到县城,赵员外之孙跪在太奶碑前砸毁“霸”字匾额,额头磕出“悔”字血印。
第四节:字骨归位的昭雪祭
谷雨当日,众人用“正”字金箔修复太奶骸骨,字泉自动涌出“清”“白”二字泉水,洗去骨上的“冤”字血污。当骸骨迁入新修的“昭”字陵时,天空突降“喜”字桃花雨,每片花瓣都写着“平”“反”“昭”“雪”,落在墓碑的“嬃”字上,竟将字缺补成圆满的“好”字。
盲琴师即兴谱写《洗冤字魂曲》,曲中“屈”“愤”之音化作“铮”“铮”剑鸣,“平”“怨”之调转为“潺”“潺”泉响。曲终时,太奶的虚影踏“正”字祥云而来,手中托着“公道”二字灯笼,灯笼光焰将赵员外家的“恶”字老宅烧成“善”字废墟,废墟上长出能驱邪的“廉”字竹林。
终章:字脉昭雪的永恒镜
如今,太奶陵前的“鉴”字池中,永远倒映着“正”“邪”“曲”“直”四字。每当暴雨欲来,池中就会浮现“警”字龟趺,龟背上的“戒”字铭文警告世人:“字骨可碎,字魂难欺,人间正道,自在字脉。”
而那口老井,在洗冤之夜喷出了“明”字泉水,泉水将地宫改造成“字魂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太奶的断齿、血书、以及赵员外的“诬”字状纸。最显眼的是面“照妖镜”——用太奶的“嬃”字魂光磨成,镜中能照见人心深处的“私”“欲”“贪”“嗔”,唯有心怀“公”“义”者,镜中才会映出“清”“白”二字。
某个月夜,有村民路过字泉,看见太奶的影子坐在陵前,用“正”字梳子梳理白骨上的“嬃”字发丝。她抬头望月时,眼中流出的不再是“冤”字血泪,而是“宁”“静”“安”“详”的月光,这月光漫过豆田,漫过村庄,最终汇入老井,成为永不干涸的“正”字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