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荒延村破局者 > 第14章 槐花墨卷的新生祭(1/3)
    第十四章 槐花墨卷的新生祭

    光绪三十一年清明,荒鬼村的老槐树第一次开出雪色槐花。刘老鬼站在“还魂碑”前,看王清贤新刻的“涤墨志”三字被春风托起,化作千万只白蝶扑向麦田。阿秀的短刀早已锈成犁铧,犁尖翻出的泥土里,埋着孙长卿的青衫残片,布料上的“鬼”字暗纹已褪成浅灰,像道愈合的旧疤。

    “该给黑蛋立个正经碑了。”刘老鬼摸着铜烟袋里的鹅卵石,石面“判”字被磨得温润,“他不是鬼,是替世人挨刀的笔杆子。”阿秀将一碗麦粥浇在槐树根下,粥汁渗进刻着“黑蛋”的小土堆,竟在地面洇出“念”字,笔画间停着只透明的蝴蝶——那是用墨魂血凝成的信差。

    正午时分,县城的秀才们结伴来荒鬼村研学。领头的李公子捧着《荒鬼村志》,书页间夹着的黑槐花突然转白,“血鉴”二字浮现金光。他们在“文字本无错”碑前设下香案,用新磨的松烟墨抄写警世碑文,墨汁里混着荒鬼村的麦粉,写出的字自带谷物清香。

    “看!”最年轻的秀才指着碑面惊呼,“‘恶’字旁边有青苔长成了‘悟’!”众人凑近,果然见“恶”字右上角的苔痕蜿蜒如笔,竟组成“悟”的右半部分,而碑底的野蕨恰好补全了“心”字。李公子摸出随身携带的《康熙字典》,书页自动翻开到“悟”字页,字旁用朱砂批注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与此同时,县衙的“墨”字匾额被改造成“默”字警碑,王清贤在碑后刻下《墨诫》:“凡握笔者,当如麦穗低垂,知轻重,晓廉耻。”他的狼毫笔杆上,“直书”二字已被磨得发亮,笔尖却始终不染靛青——因为他每天清晨都会用荒鬼村的泉水洗笔,那泉水里溶着黑蛋的断笔碎屑。

    暮春的暴雨突至,冲开了山神庙的地基。刘老鬼在废墟中发现一口石匣,里面整齐码着三百张泛黄的文书,每张文书都用草酸改过,却在暴雨中显露出真相:最早的一张是孙长卿七世祖的科举卷,“孙贵”二字被改成“周仕谦”,而卷面的“策论”内容,竟写着“文字乃民之喉舌,不可私改”。

    “原来周家先祖也写过这样的话”阿秀摸着浸水的纸页,“可他的子孙却忘了。”石匣底部躺着支玉笔,笔杆刻着“慎”字,笔头缠着白发——那是周鸿宾临刑前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