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
接下来的几天,沈良几乎没合眼,他仔细研究了对方的专利文件,又反复检查了自己的设计图纸,最终发现,美国公司的专利技术确实与他的设计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相同。
“他们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冷却系统的控制方式上,而我的设计采用的是一种更简化的控制方法,虽然原理类似,但具体实现方式完全不同。”沈良指着图纸,向专家组解释道。
专家组经过仔细论证,也认同了沈良的观点。
“沈工,你的设计确实有创新之处,并非完全抄袭。”一位专家肯定地说,“但问题在于,美国公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这场官司我们很难打赢。”
“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沈良不甘心地问道。
“当然不能放弃!”赵国强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抗争到底!即使打不赢官司,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沈良被赵国强的话深深地鼓舞了。他重新燃起了斗志,决定放手一搏。
他开始四处奔走,联系国内外的法律专家,寻求支持。
他还积极与媒体接触,将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与此同时,美国钢铁公司也加大了施压力度,他们不仅向中国政府施压,还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试图彻底扼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一时间,沈良和整个钢铁厂都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一个穿着军装,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来到了钢铁厂。
他自称是国家重大装备办的主任,名叫张建国。
“沈良同志,你的事迹我早有耳闻。”张建国紧紧握住沈良的手,语气坚定地说,“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你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
张建国的到来,给沈良和整个钢铁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国家重大装备办的介入,使得这场官司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它不再仅仅是一家钢铁厂的专利纠纷,而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技术竞争。
张建国带来了国家最顶尖的法律团队,并协调了各方面的资源,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