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个热搜就是赵院士钓上大鲤鱼的新闻了。
网上可谓是议论纷纷。
当然,舆论对于赵小侯而言都是好的。
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网友觉得赵小侯在浪费生命和时间,钓鱼的时间拿去搞研究不香吗?
但大多数的网友都觉得赵院士搞研究这么辛苦,难道抽个空闲时间钓钓鱼,也是错?
赵小侯登上自己的网络社交账号看了看。
好家伙,他的粉丝暴涨200多万,涨到了500多万,下面网友的发言都有几十万条了。
前面十多条都是类似的内容。
赵院士辛苦了。
赵院士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
赵院士下次钓鱼记得叫上我啊!
好吧,这个钓鱼记得叫上我的网友发言里,足足有十多万条回复。
简直吓人。
当然,赵小侯现在也不会被网络上的一些言语而影响到情绪。
他随后又看了一会搞笑视频,方才缓缓入睡。
次日,赵小侯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残缺的藻类基因设计图上。
他之所以将下个阶段的补全研究选择这个,主要就是因为反重力飞车设计图以及电磁能量罩技术这两个的补全难度要高很多。
短时间内,是没可能补全成功的。
至于派遣太空采集船前往小行星带开采矿石,他已经安排了。
等到月球基地面积扩大到平米的时候,第一批10艘太空采集船就将会出动前往小行星带。
到时候,依然是10名正式宇航员作为船长,每艘太空采集船将暂时搭配10名预备宇航员作为船员。
当然,实际上这些太空采集船的智能程度很高。
其本身设计图的设计就是太空采集船有一名船长就可以了,船员是不需要的。
只不过这是赵小侯为了培养那些预备宇航员的计划罢了。
实际上就现在那些前往月球的太空采集船上,都是一名正式宇航员外加30名预备宇航员的配置了。
毕竟那些预备宇航员太青嫩,需要多增长航行时间来提升经验。
此时赵小侯躺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靠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