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得饿死!”
铁匠的声音,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他的话,像一根针,狠狠地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与其等死……不如搏一把……”王二狗喃喃自语,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他紧紧抱着怀中的婴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说道:“可是……万一大炎不收咱们呢?咱们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
这话一出,人群再次陷入了沉默。
是啊,万一大炎不收他们,那他们岂不是走投无路?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不会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位先前读信的私塾先生,正缓缓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虽然年迈,但此刻却显得格外精神。
“老朽虽然只是一介腐儒,但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私塾先生缓缓说道,“大炎与大唐,虽然是敌国,但归根结底,都是汉人的天下。若是大唐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大炎又岂能独善其身?”
他的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众人心中的迷茫。
“先生说得对!”
“大炎不会不管咱们的!”
“咱们都是汉人,大炎一定会收留咱们的!”
人群再次沸腾起来,先前的担忧和疑虑,早已烟消云散。
私塾先生看着眼前这群激动的人们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爹,咱们真的要去大炎吗?”
说话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紧紧依偎在父亲的怀里,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小女孩的父亲,正是先前那个铁匠。
他低下头,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脸庞,
他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缓缓地说道:“丫头,你记住,爹不管去哪里,都会带着你……”
他的声音很轻,却充满了坚定,话语到一半戛然而止,他仿佛感受到一丝异样,猛地抬起头,看向了远方铁匠的话语未尽,目光却被远方吸引,那里似乎有什么动静。
但此刻,蒲县百姓的心绪已经完全被“大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