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候,等待朝廷批示。
潘金莲下在牢里,武松每日送饭。
陈府尹欣赏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烈汉,对他照顾有加。
见府尹对潘金莲如此照顾,各级狱卒也不难为与她,潘金莲在牢里倒也没受太多苦。
陈府尹发落了一干人等,把卷宗整理上报。
陈府尹觉得‘武松’为了兄嫂,失手杀死奸恶之人,虽然犯法,但是本性纯良,因此建议刑部从轻发落。
卷宗整理完毕,派遣了一个心腹之人,日夜兼程赶到京师,将卷宗送去刑部详审议罪。
那刑部多有与陈文昭交好的,看过卷宗,给‘武松’判了脊杖四十、刺配两千里外。
五月,刑部文书到了东平府。
陈府尹将众人招来,当庭宣读了朝廷明降。
又吩咐手下为潘金莲开了枷锁,当众脊杖四十。
衙役都佩服他为兄报仇,是条好汉,行刑的时候留了手,雷声大、雨点小,听着动静挺大,其实伤害轻微。
潘金莲知晓其意,假意惨叫连连。
衙役又在潘金莲脸上刺了两行金印,潘金莲咬牙没有叫出声。
刺字完毕,陈府尹命衙役取了一面七斤半的铁叶团头护身枷给潘金莲戴上,发配孟州牢城。
陈府尹发落完毕,派遣两个官差押着潘金莲,解赴孟州交割。
潘金莲和两个官差离了东平府,走大路向西向孟州走去。
武松赶着马车在后面跟着。
那两个官差都知道‘武松‘是个好汉,后面跟着的是他的寡嫂。
寡嫂孤身一人,无处可去,两个官差也不去为难。
武松和潘金莲见两个官差小心和善,路上买了酒肉,与两个官差同吃,几人相处的倒也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