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幸得三郎援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大恩不敢言谢……”李格非百感交集,对王棣长身一揖。
王棣让李清照挂在身上,不好躲闪,着实受了李格非一礼,口中忙不迭地说:“文叔兄,切莫如此,万万不可……”
李格非以苏轼门生自居,苏轼与王安石执平辈礼,若依此论,李格非应该长王棣一辈。不过二人脾性相近,李格非甚是看重王棣,直言其乃“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再者王棣文采斐然,格物人情莫有不通,更令李格非自叹弗如,遂执意平辈相称。
王棣自是可有可无,只是念及自己成了李大才女的叔父辈,心思不免有些异样,好在没有成为怪蜀黍的潜力,自不可能带小妹妹去看金鱼……
见了刘唐等匪徒的穷凶极恶,能及时救下李格非一家,王棣暗呼侥幸。若非及时赶到,想想风韵犹存的李夫人及眉眼如画的小度娘可能遭受的事情,实在不敢多想。
是以,对于白日鼠白胜、赤发鬼刘唐、活阎罗阮小七等未来梁山好汉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王棣并无丝毫心理负担。呸,什么英雄好汉,明明就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地痞流氓。嗯,还有那阮小五,绰号取的极有先见之明,“短命二郎”嘛,名副其实了。
至于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及立地太岁阮小二,也只能哀叹一句“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了。
待救人杀人完毕,郓城县官差以济州水军浩浩荡荡数百人杀气腾腾的赶到。
那水军都指挥使满心想着杀寇立功而来,却被王棣抢了功劳,但知晓王棣的身份背景,等闲得罪不得,虽然心下忿忿,怪责王棣越俎代庖,也是不敢发作,反倒假模假样的说了一番场面话,无非是言不由衷的赞叹王棣英雄年少、允文允武之类。
后的警匪片告诉王棣,jg cha们往往会在尘埃落定时方警笛大鸣呼啸而至,摘果子嘛,最擅长了。
不过,他绝非官场小白,通晓其中的潜规则,自是不会让对方难堪,只道在济州水军及郓城县衙的通力合作之下,第一时间歼灭匪寇并成功营救人质,实乃大宋百姓最有力的倚靠,作为恰巧经过的路人,能见证此等大场面,实在是与有荣焉,当为大宋贺,云云。
他一本正经、郑重其事地嘚啵嘚啵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