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抬起头打量了梁启东一眼,“蜂窝煤炉子?有,那肯定有了,你要什么样的这里都有,现在用这种炉子的可不多,走,我带你去后面你自己挑。”
梁启东微微点头,跟在工作人员身后向里面走去,随即补充了一句,“有带烟囱的吗?”
工作人员闻言眼睛一亮,回头看了他一眼,“嘿,那种有是有,但价格可不便宜,你自己挑吧!”
其实早在前几年的时候,国家就大力推广过蜂窝煤了,但家家户户还是习惯用旧的,不舍得花这个钱更换,甭说现在了,就是到九十年代,都有人在烧煤球。
梁启东跟着工作人员走到堆放煤炉的地方看了看,其中大多数都是那种白铁皮筒子,或是铸铁的普通炉子,但看到最里面的那个炉子,他却突然眼睛一亮。
这个铸铁炉子不仅下面有封门,上面烟囱更是带有封门,甚至炉子上面还带着个烤盘,别致的造型在一众炉子中显得非常鹤立鸡群。
对这种炉子,他可一点不陌生,因为他记得前世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甚至都是用的这种炉子,后来搬进楼房才舍弃不用。
在他看来,这种炉子不仅设计非常科学,安全性也比普通炉子高得多,甚至还非常方便,而且上面的烤盘还可以烤东西吃。
念及至此,梁启东赶紧指着那个煤炉,干脆利落道:“同志,我就要那个炉子了,你看要多少钱,顺便帮我拿个蜂窝煤脱模具。”
工作人员面色一喜,知道这是来了大主顾,忙不迭报价道:“同志您可真是行家啊,一眼就挑中了我们店最好的炉子,炉子算您五块钱,三节耐灶烟筒一块钱一节,加起来就是八块,最后再加上模具一共收您十块钱。”
好家伙,怪不得蜂窝煤都出来这么多年了,人家还是愿意用老炉子,这价格也忒贵了,要知道家里烧煤球的炉子以前才花了八毛钱就买来了。
也幸好是他财大气粗,不然还真用不起这炉子,梁启东咂舌之后,也是马上大气的掏出一张大黑十付钱。
将炉子和模具全搬上车之后,梁启东马上又去隔壁煤铺买了一百五十块蜂窝煤,三分钱一块,一声不吭又花了四块五的巨款。
这一百五十块蜂窝煤够他用很久了,而且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