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对方家中转了一圈,王学洲看到了那名匠人年满十四的儿子。
身形单薄、瘦弱,小小的肩膀上,承载的是爷爷奶奶和母亲活下去的全部希望。
一家人的表情都是愁苦的,只有他站在那里身板挺得笔直,看上去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成熟、稳重许多。
王学洲问了几个问题,他都回答的十分有条理。
拿出比旁人厚一倍的钱,王学洲递给他:“拿着吧,这是你爹赚来的。”
童山伸出手,看着王学洲认真的解释:“这是我爹拿命赚来的钱,要留着给爷奶养老,我还要娶媳妇传宗接代,我不会跟您客气的。”
王学洲笑了笑:“本该如此。”
不知道这家人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是面上对王学洲并无怨怼之色,只说是自己命不好。
这让王学洲心中更加不是滋味儿。
回去之后,王学洲就命人在童山家附近打听了一下这一家的为人处世,得出一个不错的结论后,就派人传话,让童山去水泥坊做事。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给童山一份稳定的工作,也让他们家有一些盼头。
但王学洲的这个举动,却无意间在水泥坊收获了一大波声望。
所有人干活都更加上心也更加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