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水都是儿子大壮从村里水井挑过来的。
大壮每天清晨起床,肩上搭着扁担,手里拿着两个空桶,沿着村里的土路走向水井。
到了水井边,他熟练地放下桶,摇动着井上的轱辘,将桶沉入井中,然后用力摇动轱辘,将装满水的桶提上来。
他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两个桶都装满了清澈的井水。
然后,他挑起沉重的扁担,稳稳地将水挑回家中,倒入库房里排列整齐的水缸中。
干旱还在持续,林梦芮感觉这8大水缸的水还是不够,于是继续买水缸,继续囤水。
她家的库房逐渐被这些巨大的陶制容器填满,每个水缸都装满了珍贵的清水,仿佛是家中的宝藏。
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些人家也发现了异常,陆陆续续有人开始跟林梦芮一样囤水了。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场干旱可能不会很快结束,水会变得越来越宝贵。
于是,他们也开始购买水缸,甚至用家中的各种容器来储存水。
村子中央唯一的那口水井,现在要排队挑水了。
每天早晨,村民们都会带着各自的容器,排成一条长队等待着。
水井边的轱辘不停地转动,人们焦急地等待着轮到自己。
有时候,为了争夺水的优先权,还会发生一些小争执。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囤水,水井的水位开始下移,村民取水越来越困难。
水井的水位线似乎在一夜之间下降了许多,原本轻松就能打上来的水,现在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有些村民甚至开始担心,水井会不会有一天干涸。
地里的庄稼还需要抗旱浇地,但村里人更担心的是自己吃水的问题。
他们开始计算每天的用水量,尽量节约每一滴水。
做饭、洗漱,甚至饮用,都变得小心翼翼。
孩子们被教导要珍惜每一滴水,不要浪费。
直到河水的水位极速下降,村民们才意识到,干旱灾害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