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堂惊魂
正德七年冬,顺天府西直门外的柳叶巷口,一棵歪脖子槐树底下,有户姓陈的人家正在办丧事。陈家老爷子陈万贯是个绸缎商,前几日在通州进货时染上风寒,没扛过三天就撒手人寰。这会儿灵堂就设在堂屋,棺材头朝风门停放,供桌上摆着三牲五福,长明灯在穿堂风里忽明忽暗,照得墙上的白幡鬼影似的晃。
陈家长子陈敬之跪在蒲团上,腰间缠着麻孝带,眼睛熬得通红。他今年刚满二十,上头还有个妹妹陈秀娘,才十六岁。按理说守夜该是孝子的本分,可陈敬之心里头直打鼓——他爹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棺材里放了半块和田玉佩,那是祖传的宝贝,让他务必守好,别让人摸了去。
二更梆子响过,外头的雪粒子打得窗棂沙沙响。陈敬之往火盆里添了把纸钱,火苗腾地蹿起来,映得供桌上的灵位牌泛着幽光。突然,外头传来“喵呜”一声猫叫,声音尖细得像是要把人的魂儿勾走。陈敬之打了个寒颤,想起城南李半仙说的话:“守夜大忌猫狗近身,尤其是黑猫,沾了尸气就要诈尸。”
“哥,我害怕。”陈秀娘缩在墙角,怀里抱着个布娃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陈敬之咬咬牙,抄起门后的竹扫帚,刚要出去赶猫,就听见棺材板儿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他头皮发麻,定睛一看,棺材盖儿竟微微动了动,缝隙里渗出股黑红色的黏液,在青砖地上洇成个血手印。
“爹?”陈敬之嗓子发干,伸手去推棺材盖儿,触手却是冰凉的木板。那黏液突然蠕动起来,凝成个模糊的人脸,咧开嘴冲他笑。陈敬之尖叫一声,往后退了两步,绊翻了供桌,长明灯“啪嗒”掉在地上,火苗瞬间舔上了白幡。
“救火啊!”陈秀娘哭喊着扑向火盆,却被一股阴风卷倒在地。火势蔓延得极快,眨眼间就烧到了棺材。陈敬之顾不得害怕,抄起水桶泼向火苗,可那火像是有灵性似的,躲开了水流,直奔灵位牌而去。
“陈家少爷,这火怕是冲你来的。”门口突然传来个沙哑的声音。陈敬之回头,看见个穿灰布道袍的老道,手里捏着串佛珠,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老道一步跨进门槛,从怀里掏出张黄符,往火里一扔,火苗“嗤啦”一声熄灭,只剩下袅袅青烟。
“道长救命!”陈敬之“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