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性的了解。
嫉妒使人疯狂,而对付疯子的方法就是躲远点。
硬刚可没有啥好处。
第二天,天刚亮,孟月仙一家早早起床。
今天要重新铺货,理货,要做的事儿太多,早点去不耽误做生意。
等到三人赶到市场大门等了一会儿,保安大爷才缓缓开门。
虽说这只是个露天市场,可管理费也不是白交的,每天晚上都有人值夜班,防止盗窃或者失火。
孟月仙一家是最早来的。
整个市场静悄悄,只有几个鸽子在地上找食吃。
红梅摆货,孟月仙跟顾东在仓库里整理。
货还没摆好,已经开张。
杨大花衣服的质量,其实代表了切尔基市场绝大多数摊位的质量。
没有散户有实力去深市从工厂批发,用火车皮运回北方。
一是谈不下货源,而是解决不了运输。
大家只能从二道贩子的手上高价进货。
每个人都知道进低价货才有更大利润,从而造成整个市场的货源相似,质量相似,竞争力差异只能体现在摊位的位置上。
而质量差也就意味着购买频率增加。
孟月仙打破了这种垄断。
而俄国轻工业全部依赖进口,没有生产能力。
中高层阶级是去逛商店买进口高档服饰,普通人底层人都是来华人占据的切尔基市场批发选购。
长此以往之下,就以为服装就是如此,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优质质量的服装该有的质量。
孟月仙的货源比其他家都要好看不少,质量又没得说。
顾客尝到了甜头就带亲朋好友,回头客拉回头客,生意就这么滚动起来。
第二天虽没有头一天的盛况,也卖了六千多卢比。
而李海只卖了三百卢比,一天都只能坐在摊位里看孟月仙挣得盆满钵满。
嫉妒一旦种下了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李海虽难受,只能深深压在心底。
一开始是为了完成黄刚的任务,可后来他已经分不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因为别的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孟月仙摊位的生意蒸蒸日上,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