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着海图,脑海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幅未来的发展蓝图。
他沉声道:“今日得知这些海外国家的野心,我大清必须提高警惕。我们一直以马背上打天下,靠刀枪征战四方。
但如今看来,海外国家已广泛使用火器对战,我大清若想屹立不倒,必须全力发展火器装备,大力发掘火器人才,研究先进火器。”
紧接着,康熙又将话题转向水师。
他目光望向兵部,问道:“水军的选拔与训练进展如何?若要征战海外,海战必不可少,水军至关重要。”
兵部尚书赶忙出列,面露难色地说道:“启禀皇上,目前水军征兵情况不甚理想。愿意参军的大多是沿海地区熟悉水性的民众,而大清众多子民不识水性,实在难以适应水军训练。”
康熙略作思索,说道:“从今往后,征兵不限是否会水性,入营后统一训练。
朕下旨,令所有兵种都必须熟悉水性。
同时,提高军队待遇,在天津、福建、台湾、旅顺等地增设水师,每个水师人员不得低于五万人。”
兵部尚书一听,心中一惊,忙说道:“皇上,如此大规模扩充水师,战船数量恐难以满足啊。”
康熙微微点头,说道:“此事朕已有考量。将所有造船厂统一收编,归入工部管辖。广泛搜罗造船工匠,结合洋人提供的图纸,研究打造更强大的战船。”
随后,康熙又谈到海外贸易。
他神色冷峻地说道:“关于海外贸易,朝廷将设立皇商,并发放十张海外行商贸易证。
除此之外,严禁其他任何形式的海外贸易活动。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抄家流放。”
康熙这一系列举措,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大臣们听后,心中各有所思。
这些举措涉及诸多方面,一旦实施,势必会对各方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是那些依赖海外走私贸易的家族,听闻此消息,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贸易证上做文章,挽回损失。
皇子们听着康熙的部署,也是各有各的心思。
胤禛听着这些内容,思绪早已飘向海外那些陌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