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那三人昂首阔步,步入大殿。只见他们身姿矫健,气宇不凡,来到殿下山呼万岁,行三跪九叩之礼,毕恭毕敬。
纣王高坐龙椅之上,微微抬手,赐三人平身。三人谢恩毕,垂手侍立两旁,静候君王旨意。王凝视着他们,开口问道:“卿等此来,有何妙策可擒逆贼?”
袁洪上前一步,昂首挺胸,奏曰:“姜尚以虚言巧语,纠合天下诸侯,鼓惑黎庶作反。
依臣愚见,当先破西岐,拿了姜尚,则八百诸侯望陛下降诏招安,赦免前罪,天下不战而自平也。”
纣王闻奏,龙颜大悦,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当即封袁洪为大将,吴龙、常昊为先行,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总督使,殷成秀、雷鵾、雷鹏、鲁仁杰等俱随军征伐。
随后,纣王传旨,命在嘉庆殿排宴,庆赏诸臣,以犒劳这些即将为国效力之士。
内有鲁仁杰,自幼饱读诗书,广识英雄豪杰。他见袁洪行事不按礼节,举止间透着几分乖张,暗思道:“观此人行事,全然不似大将之才。
且看他操演人马,便知端的。”当日宴散,众人次日入朝谢恩。三日后,大军开赴教场操演三军。
鲁仁杰在一旁冷眼旁观,只见袁洪调兵遣将,诸多举动、措置俱不如法,心中不禁摇头叹息,暗忖这般能耐,谅非姜子牙敌手。
但此刻正值用人之际,国家危急存亡之秋,鲁仁杰也只得将计就计,暂且按下心中疑虑。
次日,袁洪上朝觐见纣王。王关切问道:“元帅可先领一支人马,往渑池县佐张奎,以阻西兵,元帅意下如何?”
袁洪微微皱眉,拱手奏曰:“以臣观之,都中之兵不宜远出。”纣王面露疑惑,追问道:“如何不宜远出?”
袁洪不慌不忙,侃侃而谈:“今孟津已有南北二路诸侯驻札,虎视眈眈,以窥其后。臣若往渑池,此二路诸侯拒守孟津,阻臣粮道,那时使臣前后受敌,此乃不战自败之道。
况粮为三军生命,是军未行而先需者也。依臣之计,不若调二十万人马,阻住孟津之咽喉,使诸侯不能侵搅朝歌,一战成功,大事定矣。”
纣王闻听此言,大悦,连拍龙椅扶手,赞道:“卿言甚善,真乃社稷之臣!依卿所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