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呢。真啰嗦,你们看好了啊!我这一百块钱搁这儿了!”

    有明事理的人,是条汉子。

    说的本来就没错啊,一百块钱投资,你较什么真。

    愿意投就投,不愿意就拉倒,有必要上纲上线么。

    那汉子要走,萧青山叫住他。

    “五哥!你等等,村长说的没错,钱多钱少也是钱,我不能白让大家掏钱。咱们都是农民出身,钱来的不容易。我给大家写字据,半年内,肯定能还上,如果运气好,大家都能跟着沾光。”

    这句话一说,村长的脸面可就照顾到了。

    他满意点头:“唉……对喽,还是青山有水平,白纸黑字最实在。”

    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数日后,工厂开始忙活,凡是帮忙建厂的人,家里都有人来做工。

    有人负责砍竹子、做竹筒。

    有人负责摘洗野草莓,将城里买来的水果给倒腾干净。

    还有人负责制作果奶成品。

    分工明确,也像个厂子了。

    萧青山要做的罐头,他亲自跑一趟城里,找人买机器和铁质材料。

    现在钱不够了,所以先了解。

    时间又过去二十来天,萧青山让王大虎去卖货,因货量大,县城的那些工厂,都想要果奶,还有工厂要长期订购。

    业务量一大,村里人就忙活个半死。

    除了白天,夜里也要加班。

    工人不够用了,萧家人和苏家人聚在一块儿,考虑这个事。

    “哥,生意这么好,人家既然跟咱订货,咱们也不能往外推啊。”

    苏兆才也觉得是:“做生意,当然是买主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可是咱村的劳动力就那么多。也不能把七老八十的人给招来,那也干不动啊。”

    萧青山想着:“只有从其他村里招工了,找上白班的人,咱们村都住自己家,可以招夜班。上夜班的人,每个人每个月多拿十块钱工资,这样就行了。”

    “唉?哥,你联系做罐头的,联系好了么?机器很贵吧?”

    “我打听过了,好点儿的,两千块钱一台,差的几百块。我打算进好的,因为咱们24小时不能停工。原材料铁的价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