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商机,于是便与各大布行联合,凡“织锦堂”所制的锦缎、绣样,皆可将制法免费供给各家布行。但所得之利,要按三七分成,七成为布行所得,三成则收归府库所有。
这一来,张尘可谓是“名利双收”,不但使得府库充盈,也将“织锦堂”的名号彻底打响。
经过张尘明里暗里的宣扬,大家都知道,“织锦堂”中,有一位二品绣娘坐镇,织锦绣技堪称当世翘楚!
要知道,只有达官贵胄,才能享有二品绣娘裁制的衣服!而现如今,这样精巧绣工的服饰,冀州百姓,人人可穿,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而“织锦堂”,虽不亲自经营,却已名满冀州,甚至,其声名已远播冀州之外。
张尘觉得,差不多是时候了。
于是,这日,张尘差人前往“织锦堂”,唤了秦罗萱来见。
“民女秦罗萱,拜见大人。”
“秦姑娘快快免礼。”张尘笑道,“秦姑娘坐镇‘织锦堂’,研制出不少精美绣品,使得各大布行生意爆火,连带官府也获得不菲之利,实在是劳苦功高啊。”
秦罗萱微笑道:“大人过誉了,此乃民女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张尘又道:“上一回,秦姑娘替本官取回紫灵芝,舍妹才因此得以无恙,这件事本官一直记着,今日在此,谢过秦姑娘大恩。”
张尘说罢,躬身一礼。
秦罗萱一惊,连忙道:“大人这是哪里话,折煞民女。”
张尘寒暄数语,话锋一转,拉回正题道:“秦姑娘,上一次你去洛阳,事情办得很好。能与张让、赵忠之辈斡旋,足见你也是个心思细腻,机敏干练之人。今日请你前来,是本官这里有桩差事,思虑已久,尚缺个得力之人主理。本官觉得你甚为合适。”
秦罗萱一听,不由奇道:“不知大人有何差遣?”
“‘织锦堂’已在冀州家喻户晓,是时候走出去了。”张尘道,“本官早就说过,‘织锦堂’不同于其他,既是官府衙门,也会对外经营。本官打算,以‘织锦堂’的名号,在其他州郡开设布行,将‘织锦堂’打造成第二个‘锦绣坊’,甚至,比它更强!”
秦罗萱听罢,微微一怔,眼神中却是多了一抹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