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利也有弊,军士若常年屯垦,疏于训练,不免丧了锐气,失了锋芒。
历史上,于禁不就是如此?常年屯垦,磨灭了为将的胆气,樊城一战,被关羽生擒后,竟然乞降。
因此,张尘也是思虑良久,终于决定,与第三条方略并举施行。
这第三,便是整军。
经瘿陶、隆尧一战,新纳降卒四万余众,如今的冀州已有可战之兵十二万人,这还不算赵郡国和甘陵国两处的兵马。
这样的军力,放在眼下已是不凡,可真要到了争雄天下之时,那还远远不够。
征兵扩军、厉兵秣马,是接下来这几年他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张尘打算,从这十二万部众之中,再精选十万精锐作为冀州军主力,其余两万疲弱之兵则用以开垦军屯,至于负责军屯事宜的主将,张尘心中也有了人选。
日后要竞逐天下,不能把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养成农夫,只好选一个才能有限,但又沉稳干练,可堪大任之人。
方平,便是最佳人选。
此人并非历史名将,当初张尘手下人才寥寥,也是看中他有几个不错的词条,这才收入麾下。
但他的才能与其他人相比,终究还是差上一大截。
不过方平自打归顺以来,一向忠心耿耿,执掌县事也游刃有余,这一点,倒是令张尘十分满意。
有道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既然方平的能力水平有限,倒不如发掘一些其他的优点。
方略既定,便即施行。
张尘于是令田丰草拟两道诏令。
第一道,发往各郡县,令各地方官员安置流民,拓地开荒,劝课农桑、水利诸要。
第二道,罢方平“偏将军”职,设“典农都尉”一职委任,令其主管在冀州各郡开设军屯事宜。
除此之外,令诸将加紧操练人马,令天工府打造军械,以强军力。
最后,张尘单独留下了沮授,秘密交代了一件事。
训练细作!
沮授听后,倒并不觉得惊讶。高官府内训练细作眼线,本就是司空见惯之事,将来两军交战,安插个卧底密探什么的,还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种事,得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