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捐赠大量药材,救助灾民,有口皆碑。若真是奸邪之辈,岂会行此善举?臣以为,此事定有误会,或是某些宵小从中作梗,搬弄是非。”
“善举?”黎音袅反问,“王大人可知,‘百草堂’捐赠的药材,多是廉价草药,而其暗中通过漕运走私、囤积居奇的珍稀药材,价值几何?他们用九牛一毛博取善名,暗地里却大发国难财!这些账目上写得清清楚楚!”
她指向御案上的证物。“至于张大人所言‘挾私报复’,更是无稽之谈。我与驸马查证此事,冒着极大风险,九死一生。若非为了揭露真相,何至于此?还是说,张大人、王大人,与这‘百草堂’或者‘楼兰会’,有什么特殊的关系,才如此急于为他们辩解?”
“你……”张启明脸色涨红,“长公主,血口喷人!”
“臣等附议!”又有几名官员站出来,纷纷指责黎音袅危言耸听,证据不足,甚至质疑她干预朝政的动机。
朝堂之上,顿时吵嚷起来,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黎音袅站在中央,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她能感觉到,这些反对的声音背后,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动“楼兰会”,就是动了许多人的根基。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之时,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秦岳突然出列。
“陛下。”秦岳声音洪亮,“臣以为,长公主所言,并非空穴来风。‘百草堂’近年在边关几处分号的药材交易,确实存在异常。军中曾有记录,部分声称送往军营的药材,并未足额抵达。当时只以为是寻常损耗或地方官吏克扣,未曾深究。如今看来,或与此事有关。”
秦岳是军中宿将,为人耿直,他的话极有分量。
紧接着,刑部尚书周正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亦有所耳闻。近期刑部接到几桩匿名举报,涉及南方官员与不明商贾勾结,侵吞赈灾物资,其中便隐约提到‘百草堂’。只是缺乏实证,未能立案。长公主今日呈上证据,正好可以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臣恳请陛下,准许彻查此事,以正视听!”
两位尚书的表态,让原本一边倒的反对声浪弱了下去。支持彻查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
皇帝看着殿下争论的群臣,又看看面色平静的黎音袅,心中已有决断。无论“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