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袅看向江令舟:“看来,我们得回去了。”
江令舟迟疑的问:“这里的摊子?”
黎音袅走到临时搭建的棚屋前,看着里面堆放的赈灾物资登记册。粮食、药材、还有刚刚解决的种子问题。“我走之前,会安排好。军中几位参将尚可信任,我会留下详细的章程。后续的物资调配,还得依靠你江家的商路帮衬。”
江令舟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只是,你此刻回去,京城怕是龙潭虎穴。”
“我知道。”黎音袅转身,看着远处田埂上重新出现的农人身影。“柳成峰倒了,但他的势力不会立刻烟消云散。那些依附他的人,为了自保,必然会抱团反扑。皇帝选择此时动手,想来也是被逼到了墙角。他需要一把刀,快刀,斩断那些盘根错节的藤蔓。”
她心里想,皇帝这是在用雷霆手段震慑宵小,同时也是在给她铺路。只是这路,注定不好走。那些人不敢明着反抗皇帝,却一定会将矛头对准她这个“罪魁祸首”。回京之后,等待她的,将是无数的明枪暗箭。
“李若谷弹劾兵部尚书,恐怕只是个开始。”江令舟分析道,“柳成峰留下的权力真空太大了,各方势力都会盯着。原本被压制的宗室,恐怕也会借机生事。陛下此刻让你回去,既是倚重,也是将你放在了风口浪尖。”
“我明白。”黎音袅道,“父皇要的是稳定。柳成峰在,朝堂看似稳定,实则内里早已腐烂。如今脓疮被我挑破,流脓淌血是必然的。若不回去收拾局面,任由他们争斗下去,这大周的江山,就真的要动摇了。到时候,别说这里的重建,怕是整个天下都要烽烟四起。”
她想起那个在屋前种菜的老妇人,想起那些刚刚领到良种、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灾民。这点生机,不能毁于朝堂的权欲争斗。
“你担心南方?”江令舟问。
黎音袅点头:“柳成峰与南方几家藩镇素有往来。他一倒,那些人难免不会有别的想法。此时朝局动荡,正是他们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江令舟附和:“我会加派人手,盯紧南边的动向。你在京中,万事小心。”
黎音袅担心的说道:“你也一样。这里的重建,关乎数十万百姓的生死,不能出任何差错。”她看向那名将士,“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