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傲然道。
那么多皇子,可就他得到了叔父的垂青,这个比不装都不行!
“如此甚好!”
徐妙云一颗悬着心,当即放在了肚子里。
毫无疑问,有叔父朱十一的支持,想要瞒天过海不是问题。
至于那些权贵、富商,就算是有心中不愤的,也不担心。
……
应天府!
奉天殿!
“启禀陛下,臣奉命巡视卫所,发现有一总旗额定为120人,士卒逃亡之后仅存1人!”
“并且在各个卫所出现了不少士卒逃亡的事情!”
“恳请陛下,恢复朱十一昔日养兵之策!”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立,出列禀报道。
“什么?”
朱元璋当场懵了。
什么情况,卫所的士兵逃亡了?
要知道,他罢黜朱十一之后,便将朱十一昔日的征兵之策大行修改!
想当初朱十一在任时,大明每年的军费,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几乎占到了大明税收的一成之多!
可自从修改之后,他可以自豪而又骄傲的对着天下人大声喊;‘咱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他先是根据元朝昔日之策,设立的卫所制度,各个卫所的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命将,率领调自卫、所的士兵征战。
接着根据朱十一昔日之策的启发,老朱又设立了‘班军’‘清军’‘根捕’‘勾捕’!
可以说,无论自给自足还是战斗力,那都是没得挑的。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等制度下,依旧会有士兵逃亡。
“启禀陛下,直隶地区卫所兵逃亡总计有47万人。”
都督府,大都督李文忠,上报道。
(ps:如今都督府还没有改成五军都督府!)
“啥?”
朱元璋再次懵圈。
就连直隶地区卫所都逃亡了这么多,那其他地区到底有多少他想都不敢想。
脸色肉眼可见的变了,朱十一在任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