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成功了呢?那咱们以后看病就不用花钱了,还能靠卖药材赚不少钱,生活也能过得越来越好啊!”
老支书也站起身来,语重心长地说道:“辰溪这孩子,一直都很为咱村着想。
之前他带着大伙建大棚、搞养殖,哪一回不是让咱们尝到了甜头?我看这次也一定能行,咱们一起试试,说不定真能闯出一条新路子来!”
在李辰溪的耐心劝说和老支书的支持下,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村民们开始憧憬起未来的美好景象,如果真的能成功,以后看病不用花钱,还能增加收入,这买卖确实值得一试。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淡淡的晨雾弥漫在村子里。
李辰溪就和王专家背着工具出发了。
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缓缓地穿梭在李家庄周围的荒地上。
每到一处,王专家都要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把土,放在手中反复地揉搓着,感受着土壤的质地是松软还是坚硬;
然后凑近鼻子,轻轻地闻一闻土壤的气味,判断着其中的气息;
偶尔还会拿出随身带着的小工具,认真地测量土壤的酸碱度。
“这片土地黏性太大啦,排水也不好,中药材大多都怕水涝,所以这里不太适合种。”
王专家指着河边的一块地,微微皱着眉头说道。
李辰溪听了,心里不禁有些失望,但还是认真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下来。
他们继续前行,又看了好几块地。
有的土地肥力明显不足,看起来十分贫瘠;有的地势低洼,很容易积水。
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李辰溪的眉头越皱越紧,心中的焦急也越来越重。
就在这时,他们来到了临近后山的一块地。
这里的地形微微起伏,却又相对平整。
王专家快步走过去,像之前一样开始仔细检查。
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土壤是透气性和保水性都极佳的砂壤土,周边还有几条细细的山泉水潺潺流过,水源十分充足。
更难得的是,后山可以为这片土地提供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恶劣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