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霍永诚说,电报费用很贵是论字收费的,不适合长篇大论,约个通话时间,还是长途电话更能说明白。
“那就先这么办!”黄氏说。
“明年大哥就要毕业了吧?”明慧说,她记得那个日后着名的某浦军校好像有好几届毕业生都没上足四年而是提前毕业了,加入战争的行列。“要不要考虑让大哥回来?”明慧说。黄氏的意见自然是让老大回燕京来,她可不想让儿子留在南方。她还想最近给二儿子相亲,但霍永诚不肯去。
明慧最近下了课都是去“静漪园”看进度,最近白楼内部的水泥铺地已经完成了,先铺得四楼地面水泥已经干了,开始铺木地板。各层都是有暖气设置的,这个暖气是电热的,设备都是现代采购的,幸亏民国已经有电力公司和电工。这回发电机也用了现代采购的大功率发电机。明慧要争取让工人们加快家进度,最好十一月就能入住。
明慧给那个崔九带的小孩“七宝”买了十多只小鸭子让他喂着,看看长大了可以放在湖里也算是一道风景。看看能不能定一艘花坊到明年春天游湖用。崔九也让他先在门卫室发光发热。退伍的老韩看后门,崔九看女子职业学校和‘静漪园’之间的门,他还可以一边看门一边教“七宝”识字念书。
骆五爷从郊区返回来又开始继续在内城安装机械水泵。经历了前一段没有水车送水,这个机械水泵的安装生意还更红火了。就是各个胡同的公共井台附近各地商会都赞助了给装上水泵。生意预约到三十天后了。
邻居房大奶奶最近又给黄氏介绍了一个个针线上人也就是大家院子里刺绣裁剪的丫头。这个丫头叫金铃已经十八岁了,在大宅门里待了五年,今年才从主家出来,她家里妹子挺多,父亲已经没了,母亲还在,但她母亲就是一个家庭主妇可挣不上什么钱养不活五六个孩子。她女红最拿手,在大宅门里也学到了不少裁剪的功夫,她自己不愿意再和原来的主家续约,出来以后可以找一家待遇丰厚的主家干活。这个再找一个针线上的人还是明慧的建议。黄氏前一段时间做了十个干粮袋,还花了三天时间。黄氏一贯养尊处优,缝纫功夫算不上精,其实她的大丫鬟锦兰绣花很不错,但她会打算盘,也会记账管理小丫鬟,但丽景建筑太需要她了,不能天天陪着天天在家里。墨菊